据金荣教育小编了解到,关于为何越来越多农民工不再跨省打工 那么他们的目标跟着变化了吧的最新热点内容如下:
农民工外出打工就是为了赚钱。如果能在附近省市或者省内就能赚到钱,何必要千里迢迢到外地去谋生呢?
我觉得下面几点是主要的原因吧。
一是一些发达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不太友好,特别是对农民工不太友好。这里的房价高、消费高,农民工在这里赚的钱虽然多一点,但是消费也高,往往存下来的钱和他们生活的成本不对称,与他们打工挣钱养家的目标相矛盾。
二是钱难赚,大城市一部分产业转移,农民工没有技术,只能干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就业机会少,收入减少,所以千里迢迢跑到大城市打工的意义不大了。
三是内陆城市逐步提升经济,农民工也能在本省找到工作,虽然工资相对低点,但是起码也能够养家糊口。特别是离家近,对家里也有个照顾,不像当初苦哈哈,为了钱啥都干了。
四是为了下一代。第一代农民工因为家里太穷,大都离家到很远的地方打工,对家里孩子缺少管教。这一批孩子长大以后,觉得在他们身上的历史错误不想在他们下一代身上重演,就一般选择离家近的地方就业,顺便能照顾家里,管管孩子学业。农村的孩子如果学习不好,一般是没有什么出路的。所以有些农民工家长可能觉得孩子的学习比外去打工多赚一点钱更重要吧!
农民工为什么不跨省千里迢迢到外地打工,我想主要是时代在变化,地区贫富差距在减少,农民工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那么他们的目标跟着变化了吧!
李昌平:论乡村振兴之产业振兴的“四性”原则(二) —— 关于“在地性”
中国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呢?主要原因之一,是要扩大内需和建立内循环,即让发展经济的目的重新回归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巩固中国经济的自主性。
乡村振兴,最根本的是产业振兴。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实现扩大内需和建立内循环的目标——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乡村振兴之产业振兴,必须坚持“四性”原则,即:自主性、在地性、综合性、人民性。
上篇说了产业振兴之“自主性”原则,今天接着说产业振兴之“在地性”原则。
乡村振兴之产业振兴,为什么要坚持“在地性”原则呢?
第一,产业振兴要优先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必须坚持“在地化”原则。例如,中国绝大多数村庄都不养猪了,导致广大留守农村的老人们吃肉贵、吃肉难,导致种地要买高价化肥、种地成本增加而收入减及土壤板结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生猪产业化(生猪产业现代化、振兴生猪产业)没有坚持“在地性”的原则。全国98%以上的乡镇没有屠宰场,甚至部分县市区也没有屠宰场,当地农户养了猪要拉到一百公里外屠宰后再拉回来零售,生猪产业的屠宰、配种等关键环节违背“在地性”原则,导致了农民家庭无法养猪,导致了农户生产生活的困境,导致了生猪产业化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背道而驰。
第二,产业振兴要立足于提升当地的综合竞争力,就必须坚持“在地性”原则。例如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煤多,如果鄂尔多斯只靠卖煤和电,鄂尔多斯就会“东北化”,其资源、劳动力、资本及人口等就会净流出。由于鄂尔多斯市始终坚持产业振兴的“在地性”原则,所以鄂尔多斯市的产业门类越来越齐全,综合竞争力也越来越强,变成了资本、劳动力、人口等净流入之地。在北方城市中,税收排名:北京市、天津市、鄂尔多斯市…沈阳市、哈尔滨市…。
第三,产业振兴要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在地性”原则。我们常见的一些乡镇过去红红火火,现在冷冷清清、甚至凋敝不堪,主要原因是第二产业被强制纳入县市开发区、好老师好医生及好学校好医院全部强行收回到县市区的新城区,过去红红火火的乡镇被迫迅速衰败,不仅经济发展衰败,而且社会以更快速度衰败,造成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及幸福感急速下降,这是不坚持“在地性”原则的恶果。
第四,产业振兴要保护多样性和特色性,必须坚持“在地性”原则。全国人民都只吃海天酱油吗?全国人民都只喝青岛啤酒吗?全国人民都只看京剧吗?产业振兴,要保护好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产品和文化,就要坚持“在地性”原则。
第五,产业振兴要守住安全底线,必须坚持“在地性”原则。全国人民都吃东北大米,安全吗?不安全。北京的蔬菜全靠海南等地供给,安全吗?不安全。中国制造的产品主要靠出口,安全吗?不安全。不安全,就一定会有彻底崩溃的时候!
产业振兴,如果不坚持“在地性”原则,煤电气东南飞、劳动力东南飞、产业东南飞……很多地方就变成了“死”城镇和村庄,就会振兴出无数长期不能团聚的夫妻和孤独的留守老人及失去父爱母爱的孩子,这是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相背离的。
值得说明的是,“在地性”不等于“关门锁国”和“画地为牢”。“在地性”是立足在地的优势、发展在地优势,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和“对外开放”“互惠互利”,这样就可以避免市场化、全球化过程中出现“自我殖民化”的现象。温铁军先生此时提出人民经济“四性”,很及时!
本文为《论乡村振兴之产业振兴的“四性”原则》第二篇。如有转发需求,请尊重版权,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内容出处,如发现私自篡改及盗用相关内容,将保留追责权利,感谢大家的支持理解与转发,也欢迎大家批评指导。
本科普知识由金荣教育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金荣教育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