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荣教育小编了解到,关于媒体:不能让农机购置补贴成摇钱树的最新热点内容如下:
□吴睿鸫
12月1日晚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河南赛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在江苏、广西骗套水稻侧深施肥机补贴问题,反映不法企业及有关人员串通,以非法获取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为目的,实施涉嫌违法违规行为。12月2日,农业农村部工作组分赴有关省份,对核查处理工作进行督促指导。
农机购置补贴是一项重要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目的是让农民在购买农机具时享受到实打实的优惠。早在2004年11月全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就明确规定,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应当分别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补贴,从此开启了“农机购置补贴时代”。
随着这项公共政策的持续发力,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72%,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有力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短缺压力,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对我国粮食生产持续高位增产可谓功不可没。但遗憾的是,在一些地方,有农机制造商动起了农机购置补贴的“歪心思”。他们故意制造成本低廉、质量低劣的农机,免费送给农民骗取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俨然成为了这些人眼中的“摇钱树”。
经媒体梳理来看,受补贴农机为一种水稻侧深施肥机,其市场价格从一万多元到两万多元不等。商家骗补的“套路”并不复杂,大多是生产一种能转动但是效率低下的机器,以3000元左右的价格批发给经销商,经销商把机器免费送给农户,农户完全不用掏钱,等补贴打到农户账户上,农户再把补贴款转给商家,整个骗补流程完毕。根据可查询到的公开数据,在江苏一些地区,仅一款“畅销”的“僵尸农机”就占用了550万元的农机补贴资金。
“惠农”变“坑农”,这种套取国家补贴的“神操作”,为何能变得如此顺畅无阻,如此毫无顾忌?源于监管环节层层失守,流于形式。一方面,这种质量低劣、根本不能用的“僵尸农机”,是如何流入市场的,又是如何进入补贴名单的?与此同时,补贴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补贴审核环节等的把控,又是如何监管的?
颇具欣慰的是,此起事件已引起了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已责成河南、江苏、广西等省(区)农业农村部门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迅速开展核查。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职能部门的深入调查,农机购置补贴成为“唐僧肉”背后的种种问号,会拉平拉直,真相会大白于天下,不法分子以及相关责任人必将受到严惩。
当然,绝不让农机购置补贴成为“唐僧肉”,还需加大对此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检查打击和曝光力度,形成“不敢骗”的高压态势;强化全社会监督防线,堵塞漏洞,织密“不能骗”的天罗地网;引导生产企业和商家,合规经营,完善补贴产品质量申报机制,推动构建“不想骗”的长效机制。从而让每一分每一毫国家补贴都花在“刀刃”上,真正用在增进民生福祉上。
网友看法
1、网友王竟泽本泽马:取消补贴,减少关税,到农民来说最有利[捂脸]
2、网友曹世赠:太黑暗了
本科普知识由金荣教育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金荣教育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