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荣教育

战争状态下以色列国内暗流涌动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4-04-11 01:04 阅读

据金荣教育小编了解到,关于战争状态下以色列国内暗流涌动的最新热点内容如下:

以色列,暗流

新华社耶路撒冷4月10日电(记者王卓伦)2023年10月7日爆发的新一轮巴以冲突已经持续半年。以方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造成超过3.3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近200万人流离失所。以方除约1200人死于哈马斯10月7日发动的突袭,另有600余名士兵在加沙地带作战中死亡。

4月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特拉维夫附近的一个军事基地讲话。新华社发(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供图)

冲突仍未彻底停火,外溢效应却已在中东多地凸显。以色列军方称同时在“七条战线”作战,可谓内忧外困。“战争状态”延宕之下,以色列国内民意“右转”,政治经济社会暗流涌动,危机持续积聚……

战火延烧

4月7日,在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整整半年的节点,以色列政府突然从加沙地带南部撤出主力部队,仅留一个旅的兵力。以军称,撤军属战术调整,为日后进攻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加沙地带最后据点拉法做准备。

这是4月7日拍摄的加沙地带和以色列边境以色列一侧的以军部队。新华社发(贾马尔·阿瓦德摄)

36岁的伊多供职于一家智能交通软件企业。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与千千万万以色列普通人一样,伊多第一时间就响应政府征兵号召上了战场。不过,伊多原本以为战事两个月左右就能结束,没想到至今也未彻底平息。

冲突爆发初期,以色列政府动员36万名预备役军人,是建国75年来“最大规模预备役征召行动”。记者采访过的许多以色列人都被拉去前线。与他们交谈时,记者发现,很多人对卷入这场战事抱持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他们认为在国家安全遭受严重威胁之际,自己理应全力为国而战;另一方面,他们也因军事行动导致大量平民伤亡而深感不安。

这是4月1日在加沙地带拉法一家医院拍摄的悲痛的人们。新华社发(哈立德·奥马尔摄)

3月20日,以色列国防部长约亚夫·加兰特在国防部年度规划会上说,今年是以色列的“战争之年”,也是“决胜之年”,务必实现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的目标,以赢得最终胜利。为确保以军军力在“质量和数量上的优势”,全国范围内各阶层民众需要被广泛动员,正规军和预备役士兵将“共同尽责”。

以军现役部队约为17万人,预备役约为50万人。绝大多数以色列公民年满18岁时须强制服义务兵役(女性服役两年、男性服役三年)。此后,男性公民转入预备役,每年须服役几个星期。由于加沙地带战事以及多线作战需要,今年预备役服役期或将增加。伊多说,他已接到电话,随时准备再次应征归队。

民意右转

本轮巴以冲突持续的时间已超过除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以外历次中东战争,伤亡规模则超出历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7日谈到从加沙地带大规模撤军时称距取得最终胜利仅“一步之遥”,但以军总参谋长赫齐·哈莱维却“唱了反调”——“我们离收手还早得很”,在加沙地带的行动将是“一场持久战争”。伴随国家“战争状态”的持续,以色列国内民意也在进一步“向右转”。

4月7日晚,大批民众在耶路撒冷举行集会,要求以色列政府尽快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协议,让被扣押的以色列人尽快获释。新华社记者陈君清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曾支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的以色列左翼人士在本轮冲突爆发后立场动摇。以色列第十二频道民调也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以色列人承认在本轮冲突爆发后立场“向右”,只有6%的受访者表示“向左”。特拉维夫大学的民调发现,2023年11月,支持“两国方案”的以色列人比例较此前进一步下降,低于受访者总人数三分之一。

在这场冲突中,以色列犹太人与占全国人口比例五分之一的阿拉伯人的关系也备受关注。尽管目前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总体保持克制,但不可否认的是,加沙地带战事对以色列经济已经且必将产生重大和长期影响,势必导致处于相对弱势的阿拉伯群体受到更大冲击。随着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社会矛盾激化,阿犹关系会否打破相对平稳难以预料。

3月27日,以色列安全人员在以色列北部城市谢莫纳检查一处遭火箭弹袭击的建筑。新华社发(阿亚尔·马戈林摄/基尼图片社)

以色列当前面临“七条战线”威胁,除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抵抗组织的威胁外,北部有黎巴嫩、叙利亚境内武装组织,东南有也门胡塞武装,东部还面临伊朗以及伊拉克境内武装组织的威胁。以色列区域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尼姆罗德·戈伦对记者表示,“七条战线”威胁皆源于加沙地带军事行动,只要以方收手,其他威胁就会显著降低甚至消失。然而,如果不彻底消灭加沙地带的哈马斯,以色列人的不安全感就不会消解。

4月5日,人们走在耶路撒冷老城。新华社记者陈君清摄

本轮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政府和军方反复强调加沙地带军事行动必须实现三大目标:消灭哈马斯、解救所有被扣押以方人员、加沙地带不再对以构成安全威胁。然而,以色列民意是否支持“战斗到底”,恐怕难有定论。冲突爆发后,内塔尼亚胡领导的极右翼政府支持率持续走低,同时左翼人士的话语空间也遭进一步挤压。阿里尔大学高级讲师加迪·希特曼对记者说,当以色列国家安全受到极大威胁时,左右翼的界限变得模糊甚至不再重要。

《纽约时报》文章认为,“对巴勒斯坦人采取更强硬立场,使以色列成为更军事化的国家”似乎已成为以色列全民共识。

危机四伏

近几周,特拉维夫、耶路撒冷、海法、贝尔谢巴等地多次爆发大规模反政府集会,矛头直指总理内塔尼亚胡。示威者高呼“内塔尼亚胡下台”,要求立即结束加沙地带战事、救回所有被扣押人员,提前举行原定于2026年的议会选举。

4月7日晚,大批民众在耶路撒冷举行集会,要求以色列政府尽快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协议,让被扣押的以色列人尽快获释。新华社记者陈君清摄

频繁爆发的反政府集会,是以色列当前社会不断撕裂的“缩影”。内塔尼亚胡2022年12月出任总理以来,他领导的极右翼政府致力推动司法改革,相关措施包括允许议会以简单多数否决最高法院决定、赋予政府在任命法官方面更大权力等。上述措施公布后立即触发国内大规模抗议浪潮。反对者指认政府推动司法改革将令总理掌握更多权力,内塔尼亚胡甚至可能借此打压针对他本人涉贪腐的司法诉讼。迫于各界压力,内塔尼亚胡去年3月底宣布推迟司法改革。

2月7日,在位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总理办公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新华社发(马克·伊斯拉埃尔·塞勒姆摄/基尼图片社)

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内塔尼亚胡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并组建战时内阁,权力高度集中。以色列国内左翼与右翼矛盾、世俗与宗教矛盾暂时搁置。然而,随着加沙地带战事久拖不决、被扣押人员迟迟未能获释、经济和民生受到重创、军事行动导致大量巴方平民伤亡、以色列国家形象严重受损、外交“四面楚歌”“众叛亲离”等,以色列国内各类矛盾再度激化、社会撕裂进一步加剧,内塔尼亚胡政府实已处于民意的“火山口”。

4月7日晚,大批民众在耶路撒冷举行集会,要求以色列政府尽快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协议,让被扣押的以色列人尽快获释。新华社记者陈君清摄

对深陷危机的内塔尼亚胡政府而言,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关乎其政权存废。在这个角度,便不难理解内塔尼亚胡政府为何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而执意将加沙地带军事行动进行到底。“破釜沉舟”之举或能令其“置之死地而后生”,然而更大危险在于,当“战争状态”持续延宕,这场冲突对以色列政治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及对国民心态的强烈冲击,导致该国各种暗流涌动、内部危机重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